基于BUCK的PWM調壓與模擬調壓方案


基于BUCK的PWM調壓與模擬調壓方案研究
本方案旨在探討基于BUCK轉換器的PWM調壓與模擬調壓技術的設計原理、實現方法、器件選型以及實際應用中的各項細節(jié)問題。隨著電子產品對供電系統(tǒng)要求的不斷提高,電壓調節(jié)技術也在持續(xù)發(fā)展。其中,PWM調壓和模擬調壓各有特點,在高效能、穩(wěn)定性、響應速度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存在差異。本文將從原理、設計流程、元器件選型、器件作用、選擇理由及功能說明等角度進行詳細論述,并提供電路框圖以便更直觀地展示方案結構。
在本方案中,我們采用BUCK轉換器作為主要調壓電路,其核心在于將高輸入電壓轉換為較低的直流電壓,同時保持高效率和低噪聲。PWM調壓方案利用PWM調制技術,通過控制開關器件的占空比來調節(jié)輸出電壓,而模擬調壓方案則采用誤差放大器和參考電壓,實現連續(xù)模擬控制。通過對兩種方案進行詳細對比和整合設計,可以滿足不同應用場景下對電壓穩(wěn)定性、響應速度和效率的需求。
一、BUCK轉換器的基本原理與系統(tǒng)結構
BUCK轉換器,也稱降壓型DC-DC轉換器,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通過高速開關控制將輸入直流電壓分段傳輸到輸出端,再經過濾波得到穩(wěn)定的低壓直流電壓。該電路主要由功率開關管、二極管(或同步整流MOSFET)、電感、電容及控制電路組成。在PWM調壓方案中,控制電路負責產生調制信號,以調節(jié)開關管的導通時間,從而實現對輸出電壓的精準控制。
在設計BUCK轉換器時,關鍵參數包括開關頻率、占空比、電感和電容值,以及控制回路的帶寬。高開關頻率有助于減小濾波元件尺寸,但同時會引入更高的開關損耗;而低頻率則可能帶來更大的輸出紋波。如何在效率與尺寸之間取得平衡,是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的重點問題。
二、PWM調壓方案設計
PWM調壓方案依賴于PWM控制芯片,其主要任務是按照預設的占空比頻率進行周期性開關控制。對于本方案,我們推薦采用如UC3843、TL494或類似的PWM控制IC。以UC3843為例,其具有寬輸入電壓范圍、較高的工作頻率以及較低的工作功耗,能夠滿足大部分中低功率轉換應用的需求。此芯片內部集成了誤差放大器、振蕩器、死區(qū)控制等功能,能夠為系統(tǒng)提供完善的開關調節(jié)與保護功能。
為了確保PWM調制信號的穩(wěn)定性,設計中建議在控制IC的輸入端增加一定的濾波電路,并設置合適的補償網絡以保證系統(tǒng)響應的平穩(wěn)性。PWM調制信號經功率級放大后驅動MOSFET實現快速切換。在器件選型上,應注意MOSFET的開關速度、導通電阻、耐壓和電流容量等參數。常用型號如IRF540、IRLZ44N等,其在低導通電阻及較高開關速度方面均表現優(yōu)秀,同時價格適中,易于大批量采購。
在PWM調壓設計中,反饋環(huán)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精確采樣輸出電壓,與參考電壓進行比較,將誤差信號反饋給PWM控制芯片,進而調整占空比。反饋電路中一般采用分壓器、電壓基準源及誤差放大器。為了確保反饋信號的精度,推薦使用高精度分壓電阻如Vishay系列的1%精度電阻,同時采用溫度穩(wěn)定性較好的參考源,如LM4040系列參考電壓源。
在整個PWM調壓方案中,各個模塊之間的匹配與協(xié)同工作極為重要。例如,MOSFET與驅動電路之間需要匹配合適的驅動電壓和電流,而電感與輸出電容則需要根據負載電流及所允許的紋波電壓進行優(yōu)化選擇。綜合考慮成本、效率和可靠性,本方案在設計時采用如下主要元器件及型號:
PWM控制IC:UC3843
器件作用:作為PWM控制核心,負責產生PWM信號并控制開關管的導通。
選擇理由:工作頻率高、內部集成功能完善、成本適中。
功能:實現PWM調制、誤差放大、振蕩及死區(qū)控制。
功率MOSFET:IRF540或IRLZ44N
器件作用:作為主功率開關,實現輸入與輸出端之間的快速切換。
選擇理由:低導通電阻、較高開關速度、耐壓及電流能力適中。
功能:承受輸入電壓并進行高速開關轉換,提高系統(tǒng)效率。
**同步整流MOSFET(可選):若采用同步整流技術,可選IRLML6344等低壓、低導通電阻MOSFET。
器件作用:替代傳統(tǒng)二極管以減少正向壓降,提高轉換效率。
選擇理由:導通損耗低、提高整體轉換效率。
功能:在開關管關閉期間提供電流通路,減少二極管的反向恢復損耗。
**二極管(整流):若不采用同步整流方案,則需選擇高效快速恢復二極管,如UF4007或相似型號。
器件作用:提供續(xù)流回路,保證電感電流連續(xù)性。
選擇理由:恢復速度快、耐壓高、適合高速切換環(huán)境。
功能:確保在MOSFET關斷時,電感中儲存的能量可以順利傳遞到輸出端。
**電感器:選用低直流電阻、高飽和電流的電感,如Coilcraft或TDK系列產品。
器件作用:平滑電流脈動,減少電流紋波。
選擇理由:低直流電阻、穩(wěn)定性好、滿足所需電感量及飽和電流要求。
功能:在開關狀態(tài)下儲能釋放,維持連續(xù)輸出電流。
**輸出電容:建議采用低等效串聯電阻(ESR)的固態(tài)電容或高頻陶瓷電容。
器件作用:平滑輸出電壓,減少紋波。
選擇理由:高頻特性優(yōu)良、穩(wěn)定性好、長期可靠性高。
功能:濾除輸出高頻噪聲,提供穩(wěn)定直流輸出。
**反饋分壓網絡元件:使用高精度電阻和參考電壓IC,如LM4040。
器件作用:將輸出電壓分壓后反饋至PWM控制IC。
選擇理由:精度高、溫漂小、輸出穩(wěn)定。
功能:實現閉環(huán)控制,確保輸出電壓的穩(wěn)定性與準確性。
**驅動電路:可采用專用的MOSFET驅動芯片,如IR2110或MIC4422。
器件作用:提供足夠的驅動電流和快速的上升下降時間。
選擇理由:輸出驅動能力強、響應速度快,能有效驅動大功率MOSFET。
功能:隔離PWM控制IC與功率級,確保開關管能夠快速切換。
三、模擬調壓方案設計
模擬調壓方案以線性調節(jié)為主,其核心在于利用運算放大器、參考電壓和功率管組成閉環(huán)控制系統(tǒng),實現輸出電壓的連續(xù)調節(jié)。與PWM調壓相比,模擬調壓方案具有輸出噪聲低、響應平滑的優(yōu)點,但效率較低,功耗較大,特別在大電流應用中,功率損耗會顯著增加。因此,該方案多應用于低功率、高精度要求的場合。
模擬調壓方案的關鍵在于精確的電壓采樣和高精度運放的誤差放大功能。常用的參考電壓IC如LM385或ADR系列產品能夠提供穩(wěn)定的基準電壓;而運算放大器方面,建議選用低失調、低噪聲的型號,如OPA277、AD712或類似產品。在線性調壓電路中,功率晶體管(或MOSFET)承擔著輸出電壓調節(jié)的任務,其導通特性直接影響輸出電壓的穩(wěn)定性和負載響應能力。
模擬調壓方案中,還需要設計適當的反饋網絡,包括分壓器和補償電路,以保證系統(tǒng)在各種工作狀態(tài)下的穩(wěn)定性。為此,通常需要選用溫度系數低、精度高的分壓電阻,同時采用RC補償網絡,調整系統(tǒng)相位裕度,防止出現振蕩現象。具體器件選型方面,可推薦如下型號:
高精度運算放大器:OPA277
器件作用:作為誤差放大器,放大輸出與參考之間的誤差信號。
選擇理由:低失調電壓、低噪聲、溫漂小,適合高精度模擬調節(jié)。
功能:實現線性調壓閉環(huán)控制,確保輸出電壓的精確性。
參考電壓IC:LM385或ADR系列
器件作用:提供穩(wěn)定的基準電壓,作為反饋比較參考。
選擇理由:溫度穩(wěn)定性好、輸出精度高,適用于精密調壓系統(tǒng)。
功能:確保反饋環(huán)路的參考電壓恒定,避免因溫度變化導致偏差。
**功率晶體管或功率MOSFET:選用能夠承受設計電流及散熱要求的型號,如TIP31C或IRF系列中的低導通損耗型號。
器件作用:在模擬調壓電路中承擔電壓調節(jié)作用,通過線性調節(jié)方式控制輸出。
選擇理由:線性工作特性良好、響應速度快、能夠承受較大功率損耗。
功能:在運放調控下,實現連續(xù)可變輸出電壓。
**分壓器電阻與補償元件:采用高精度金屬膜電阻及適當的陶瓷電容與電感,確保反饋信號的穩(wěn)定性與響應速度。
器件作用:將輸出電壓進行分壓并提供反饋信號,同時通過RC網絡進行相位補償。
選擇理由:溫漂低、精度高,能夠確保閉環(huán)控制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
功能:穩(wěn)定反饋信號,優(yōu)化系統(tǒng)的動態(tài)響應特性。
在模擬調壓方案中,由于采用線性工作方式,電路的熱設計顯得尤為重要。電源電壓差與負載電流決定了功率管上的功耗,因此需要配備足夠的散熱器,保證器件在工作中的溫升處于安全范圍。此外,電路板布局也需要充分考慮散熱通路與電磁干擾問題,合理規(guī)劃走線與屏蔽設計。
四、PWM與模擬調壓方案的綜合對比
在實際應用中,選擇PWM調壓方案或模擬調壓方案取決于具體應用場景的需求。兩種方案各有優(yōu)缺點,需要根據系統(tǒng)要求進行權衡:
效率與功耗
PWM調壓方案由于采用開關模式,轉換效率較高,尤其適用于大功率場合。其主要損耗集中在開關損耗和電感、電容的寄生損耗上。
模擬調壓方案由于采用線性調節(jié)方式,效率較低,功耗主要體現在功率管上的線性損耗,因此更適用于低功率、對噪聲要求極高的應用。
輸出噪聲與紋波
PWM調壓方案的輸出經過濾波后仍可能存在一定的高頻噪聲與紋波,但通過精細設計濾波器與補償網絡可以有效降低。
模擬調壓方案輸出平滑,噪聲低,但在負載突變時可能存在瞬時響應不足的問題。
設計復雜度與成本
PWM調壓方案需要精密的控制IC、驅動電路以及嚴格的反饋補償設計,對電路板布局和高頻噪聲抑制要求較高,但元器件成本較低。
模擬調壓方案結構相對簡單,設計思路直觀,但對元器件的溫度穩(wěn)定性和散熱設計要求較高,長時間工作時需考慮器件老化與可靠性問題。
動態(tài)響應與調節(jié)精度
PWM調壓方案在快速負載變化時響應速度快,能夠迅速調整輸出電壓;通過數字化控制還可以實現精細的電壓調節(jié)。
模擬調壓方案調節(jié)過程連續(xù)平滑,適合對輸出電壓要求高精度和低噪聲的應用,但在大負載變化下可能存在過渡響應時間較長的缺點。
綜合對比來看,若在高功率、高效率場合,推薦采用基于BUCK的PWM調壓方案;而對于低功率、對噪聲與穩(wěn)定性要求特別高的場合,模擬調壓方案則更為適用。在實際設計中,二者也可以結合使用,如在系統(tǒng)前端采用PWM調壓實現大范圍降壓,在后級采用模擬調壓進行精密調節(jié),以達到兼顧效率與精度的效果。
五、電路框圖設計與實現
為了更直觀地展示本方案的設計思路,下文給出了一幅基于BUCK轉換器的PWM調壓電路框圖示意圖。該框圖主要包含以下模塊:
電源輸入模塊
包括輸入濾波電容和過壓保護電路,保證輸入電源的穩(wěn)定與安全。
PWM控制模塊
由PWM控制IC(如UC3843)、參考電壓源及補償網絡組成,負責生成PWM調制信號,并對輸出電壓進行閉環(huán)控制。
功率轉換模塊
包括驅動電路、主功率MOSFET、二極管或同步整流MOSFET、電感與輸出電容。該模塊是實現輸入直流電壓轉換為穩(wěn)定低壓直流電壓的關鍵部件。
反饋采樣模塊
由高精度分壓網絡及誤差放大器構成,將輸出電壓采樣后反饋給PWM控制模塊,實現閉環(huán)調節(jié)。
模擬調壓模塊(可選)
包括高精度運算放大器、功率晶體管和相應的溫度保護、散熱系統(tǒng),適用于需要精密調節(jié)的后級調壓。
下面給出示意電路框圖(注:圖中各元件標注僅供參考,實際設計時需根據系統(tǒng)參數進行調整):
+----------------------+
| 輸入電源 |
| (高壓直流電源) |
+----------+-----------+
|
| 濾波電容
|
+---------▼---------+
| 過壓/浪涌保護模塊 |
+---------+---------+
|
| 輸入總線
|
+------------------+------------------+
| |
| PWM控制模塊 |
| +-----------------------------+ |
| | UC3843控制IC | |
| | 參考電壓及補償網絡 | |
| +-------------+---------------+ |
| | PWM信號 |
+----------------+---------------------+
|
| 驅動信號
|
+---------▼---------+
| 驅動電路模塊 | (IR2110/MIC4422)
+---------+---------+
|
| 驅動功率MOSFET
|
+------------▼------------+
| 主功率MOSFET | (IRF540/IRLZ44N)
+------------+------------+
|
| 續(xù)流元件
|
+--------------------▼---------------------+
| 二極管 / 同步整流MOSFET |
| (UF4007 或 IRLML6344等低損耗器件) |
+--------------------+---------------------+
|
| 電感與輸出濾波電容
|
+---------▼---------+
| 輸出直流電壓 |
| (低壓直流供電) |
+---------+---------+
|
| 分壓反饋信號
|
+---------▼---------+
| 反饋采樣模塊 |
| (高精度分壓網絡及 |
| 誤差放大器) |
+-------------------+
在模擬調壓部分,如果采用后級精密調壓,可在輸出直流電壓后并聯一組模擬調壓模塊。該模塊將經過預先調節(jié)的電壓作為基準,再利用運算放大器和功率晶體管進行二次調節(jié),實現更高精度的輸出控制。
六、器件選型的詳細說明
在本設計中,每一顆元器件的選型都有其嚴格的依據,下面詳細說明各主要器件的選型理由及其在系統(tǒng)中的作用:
PWM控制IC(UC3843):
作用: 生成PWM調制信號,監(jiān)測輸出電壓并調節(jié)占空比,實現閉環(huán)控制。
選型理由: UC3843具有寬工作電壓范圍、內部集成振蕩器和死區(qū)控制功能,并且成本較低。其在各種中低功率應用中已經得到廣泛驗證,可靠性高。
功能說明: 能夠實時采樣輸出電壓,并根據反饋信號調整開關頻率及占空比,保證輸出電壓的穩(wěn)定性;內置過流、欠壓等保護功能,提升系統(tǒng)安全性。
功率MOSFET(IRF540/IRLZ44N):
作用: 實現高速開關轉換,將PWM調制信號轉化為實際的功率開關操作。
選型理由: 該系列MOSFET具有低導通電阻,減少導通損耗;耐壓、耐流參數滿足設計要求;具備較快的開關速度,降低開關損耗。
功能說明: 在PWM信號的驅動下,實現開關狀態(tài)的快速切換,確保能量高效傳遞;其低導通損耗特性有助于提升系統(tǒng)整體效率,延長器件使用壽命。
同步整流MOSFET / 二極管(IRLML6344/UF4007):
作用: 當主MOSFET關閉時提供電感續(xù)流通路,保證電流連續(xù)。
選型理由: 同步整流MOSFET可降低正向壓降和反向恢復損耗;若采用傳統(tǒng)二極管,則選擇UF4007等快速恢復二極管以保證切換速度。
功能說明: 確保在功率轉換過程中,電感中儲存的能量能夠順利傳遞到輸出端,避免因電流中斷而引起電壓尖峰或干擾。
電感器(Coilcraft/TDK系列):
作用: 儲能并平滑電流,減少電壓紋波。
選型理由: 高質量電感具有低直流電阻和較高的飽和電流能力,能夠滿足設計所需的能量存儲與傳遞要求。
功能說明: 在開關過程中,電感吸收能量并在關斷時釋放,濾除開關引起的電流脈動;其高飽和特性確保在大負載下依然工作穩(wěn)定。
輸出電容(低ESR固態(tài)電容/陶瓷電容):
作用: 作為濾波器件,降低輸出電壓中的高頻噪聲和紋波。
選型理由: 低ESR電容器能有效降低輸出端的電壓紋波,提升系統(tǒng)穩(wěn)定性;高頻陶瓷電容在高頻濾波上表現優(yōu)異。
功能說明: 提供穩(wěn)定的輸出直流電壓,確保負載端獲得低噪聲、平滑的電源;同時有助于提高系統(tǒng)動態(tài)響應能力。
反饋采樣元件(高精度分壓器、LM4040參考電壓):
作用: 將輸出電壓進行精確采樣,反饋給PWM控制IC以實現閉環(huán)調節(jié)。
選型理由: 采用1%或更高精度的分壓電阻,能夠確保采樣誤差最?。籐M4040等參考電壓IC具有溫度穩(wěn)定性好、輸出精度高的特點。
功能說明: 保證反饋信號的準確性,直接影響到系統(tǒng)調節(jié)精度和動態(tài)響應;通過精密的分壓設計,減少噪聲干擾,提高整體調壓穩(wěn)定性。
MOSFET驅動電路(IR2110/MIC4422):
作用: 為功率MOSFET提供充足的驅動電流和適宜的驅動電壓,確保其快速、穩(wěn)定地開關。
選型理由: 這類驅動IC專門設計用于驅動大功率MOSFET,具有高驅動能力和較短的上升/下降時間,能有效降低開關延時。
功能說明: 隔離PWM控制與功率級,提供足夠的驅動能力,確保功率MOSFET在開關過程中不會因延時或不足驅動而導致損耗增加或誤動作。
散熱設計及保護電路:
作用: 在高功率輸出時,保護各關鍵元器件免受過熱及過流等異常情況影響。
選型理由: 采用高導熱性散熱器和溫度監(jiān)控芯片,如熱敏電阻或專用保護IC,能夠實時監(jiān)測器件溫度,預防熱失控。
功能說明: 保證系統(tǒng)在各種負載條件下長時間穩(wěn)定工作;通過實時監(jiān)控與自動保護,延長系統(tǒng)壽命并提升安全性。
七、系統(tǒng)設計中的優(yōu)化考慮
在設計基于BUCK的PWM與模擬調壓方案時,除了選型和模塊劃分外,還需考慮以下優(yōu)化策略:
PCB布局與走線設計
在高頻開關電源設計中,PCB布局至關重要。應將高頻信號線盡量縮短、粗細合理,以降低寄生電感和電容的影響。電源地與信號地應分區(qū)處理,并在關鍵區(qū)域設置多點接地,以防止噪聲干擾。關鍵元器件間應保持足夠距離,減少互相干擾,同時采用合理的電磁屏蔽設計。
濾波與補償網絡設計
設計時需根據系統(tǒng)特性計算濾波器參數,確保輸出紋波符合要求。反饋補償網絡則通過合理選取補償電容、電阻及網絡結構,達到系統(tǒng)相位裕度和穩(wěn)定性的要求。可以采用Bode圖分析法對系統(tǒng)進行頻率響應測試,確保閉環(huán)控制系統(tǒng)不會產生振蕩現象。
EMI與EMC設計
開關電源在高速切換時容易產生電磁干擾(EMI),應采取屏蔽、濾波及地線設計等手段進行抑制。采用共模電感、差模濾波器及適當的金屬屏蔽罩可以有效降低輻射噪聲,確保產品符合國際電磁兼容性標準。
保護電路設計
為提高系統(tǒng)的安全性,應在輸入端、輸出端及關鍵模塊設計過流、過壓、短路和溫度保護電路。例如,采用保險絲、瞬態(tài)電壓抑制器(TVS)及溫度檢測模塊,能夠在異常情況下及時斷開電路,保護設備和使用者的安全。
軟件控制與監(jiān)測(如有嵌入式控制需求)
對于需要遠程監(jiān)測或數字調節(jié)的系統(tǒng),可以在PWM控制中嵌入MCU模塊,通過采集各關鍵參數(如輸出電壓、電流、溫度等)實現實時監(jiān)控,并通過軟件調節(jié)PWM參數,實現自適應控制和故障預警。
八、實驗與調試方案
為了驗證本方案的設計合理性與穩(wěn)定性,必須在實際電路板上進行嚴格的測試與調試。實驗階段應包括如下內容:
靜態(tài)測試
測試在不同負載條件下輸出電壓是否穩(wěn)定,測量輸出紋波和噪聲水平。對PWM信號進行示波器觀測,檢查占空比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同時驗證反饋回路的響應速度和準確性。
動態(tài)響應測試
通過負載切換、瞬態(tài)過載等條件,觀察系統(tǒng)的響應時間和輸出電壓的恢復情況。對比PWM調壓與模擬調壓在不同工況下的響應差異,評估系統(tǒng)的動態(tài)性能。
EMI/EMC測試
使用專用儀器檢測電磁干擾水平,驗證濾波和屏蔽措施的有效性,確保系統(tǒng)在實際應用中的電磁兼容性。
溫升測試與散熱分析
在高負載工作狀態(tài)下,對關鍵功率器件進行溫度監(jiān)測,驗證散熱設計是否滿足要求。必要時采用紅外成像儀檢測PCB熱分布,進一步優(yōu)化散熱布局。
九、設計總結與展望
通過本方案的詳細設計與討論,我們可以看出,基于BUCK轉換器的PWM調壓與模擬調壓技術各具優(yōu)勢。PWM調壓方案以高效率、快速響應為主要優(yōu)點,適用于大功率、高頻開關電源領域;而模擬調壓方案則以低噪聲、輸出平滑為特色,更適合對電源質量要求極高的場合。二者的結合能夠在實際系統(tǒng)中實現互補效果,既滿足效率要求,又保證輸出的高精度與穩(wěn)定性。
在未來的研究中,可進一步探討數字化控制技術在PWM調壓中的應用,利用數字信號處理器(DSP)或FPGA對PWM波形進行更精細的調控。同時,結合物聯網和智能控制技術,對電源系統(tǒng)進行實時監(jiān)控和遠程診斷,也是一個重要的發(fā)展方向。隨著新材料、新工藝的不斷涌現,未來的電壓調節(jié)方案將會在更高的效率、更小的體積和更低的功耗上實現突破。
此外,對于元器件的進一步優(yōu)化,也應注重環(huán)保和能效要求。例如,在MOSFET的選型上,隨著新一代寬禁帶半導體材料(如SiC、GaN)的推廣,其在高頻、高溫條件下的優(yōu)異性能將有助于提升系統(tǒng)整體性能。模擬調壓方案中,采用低功耗、高精度器件也有助于降低系統(tǒng)的長期運行成本。
結語
本文詳細闡述了基于BUCK轉換器的PWM調壓與模擬調壓方案的設計思路和關鍵技術,從原理解析、器件選型、系統(tǒng)設計到電路框圖繪制,每一部分都給出了詳盡的說明。通過對各關鍵元器件的推薦型號、功能及選型理由的分析,能夠為實際工程設計提供較為全面的參考依據。設計中既兼顧了高效率與低噪聲的要求,又充分考慮了系統(tǒng)的安全保護和長期穩(wěn)定性。希望本文的闡述能夠為相關領域的工程師提供實用的指導,并為未來電壓調節(jié)技術的發(fā)展提供有益的啟示。
以上內容約為一篇10000字左右的詳細技術文檔,涵蓋了從原理、設計、器件選型到實驗調試的全過程,力求為設計人員提供系統(tǒng)而全面的參考。整個方案既展示了PWM調壓與模擬調壓各自的技術特點,也為二者結合應用提供了理論依據和實踐經驗,具有較高的工程應用價值。
責任編輯:David
【免責聲明】
1、本文內容、數據、圖表等來源于網絡引用或其他公開資料,版權歸屬原作者、原發(fā)表出處。若版權所有方對本文的引用持有異議,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將及時處理。
2、本文的引用僅供讀者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yè)目的。
3、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拍明芯城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讀者閱讀本文后做出的決定或行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獨立判斷做出的,請讀者明確相關結果。
4、如需轉載本方擁有版權的文章,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轉載原因”。未經允許私自轉載拍明芯城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拍明芯城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