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導輻射測試中分離共模和差模輻射的實用方法


原標題:傳導輻射測試中分離共模和差模輻射的實用方法
在傳導輻射測試中,分離共模(CM)和差模(DM)輻射是電磁兼容性(EMC)設計中的重要步驟,有助于精準定位噪聲源并采取相應的抑制措施。以下是一些實用的方法來實現這一目的:
1. 使用功率合成器
一種常見且有效的方法是使用功率合成器來分離共模和差模噪聲。這種方法基于共模和差模噪聲在電源線和返回線(或地線)上的不同表現。具體來說,可以通過以下步驟實現:
設置測試環(huán)境:將線性阻抗穩(wěn)定網絡(LISN)置于電源和待測設備(DUT)之間,用于測量電源線和返回線上的噪聲電壓(V1和V2)。
連接功率合成器:將LISN的輸出分別連接到功率合成器的兩個輸入端口。通常,0°合成器用于產生共模電壓(VCM),而180°合成器用于產生差模電壓(VDM)。
計算共模和差模噪聲:根據V1和V2的測量值,可以計算出VCM和VDM。具體地,VCM約為V1和V2的平均值,而VDM約為V1和V2之差的一半。
調整與驗證:在測試接收器中處理合成器的輸出信號,考慮合成器的插入損耗等因素,最終得到準確的VCM和VDM值。
2. 利用電流探頭
電流探頭在傳導輻射測試和診斷分析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測量電源線或信號線上的電流,可以間接分析出共模和差模成分。在復雜系統中,這種方法尤其有用,因為它能夠識別出非電源線發(fā)出的共模干擾電流。
設置測試點:在電源線或其他關鍵信號線上設置電流探頭,測量其上的電流。
頻譜分析:對測量到的電流進行頻譜分析,以確定共模和差模成分的頻率分布。
診斷與定位:結合頻譜分析結果,使用近場探頭等工具進一步診斷并定位噪聲源。
3. 結合仿真與實測
在實際應用中,還可以結合仿真軟件和實測數據來分離共模和差模輻射。通過仿真軟件建立待測設備的電磁模型,預測其共模和差模噪聲的頻譜特性;然后結合實測數據對仿真結果進行驗證和優(yōu)化。這種方法能夠提高測試效率并降低測試成本。
注意事項
頻率范圍:不同頻率下的共模和差模噪聲表現可能不同,因此在測試過程中需要關注整個頻率范圍內的噪聲情況。
測試環(huán)境:測試環(huán)境對測試結果有很大影響,因此需要確保測試環(huán)境符合相關標準或規(guī)范。
設備校準:定期對測試設備進行校準和檢查,以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通過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在傳導輻射測試中分離共模和差模輻射,為后續(xù)的噪聲抑制和EMC設計提供有力支持。
責任編輯:David
【免責聲明】
1、本文內容、數據、圖表等來源于網絡引用或其他公開資料,版權歸屬原作者、原發(fā)表出處。若版權所有方對本文的引用持有異議,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本方將及時處理。
2、本文的引用僅供讀者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yè)目的。
3、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拍明芯城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讀者閱讀本文后做出的決定或行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獨立判斷做出的,請讀者明確相關結果。
4、如需轉載本方擁有版權的文章,請聯系拍明芯城(marketing@iczoom.com)注明“轉載原因”。未經允許私自轉載拍明芯城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拍明芯城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